视力保护色: | |||
6·18网络交易消费提示 |
|||
|
|||
“6·18”网络购物节年度促销正热,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网购商品时,理性消费,保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货比三家 谨慎选择消费者网上购物应选择资质齐全、信誉度高、规模较大的网购平台和店铺,避免点击不明链接和陌生网站。不要被个别网店过于低廉的商品价格所吸引,一定要货比三家,注重性价比。仔细查看商品的技术参数和相关说明,避免个别不良商家趁机抛售库存和滞销产品,甚至是劣质商品。货到付款包裹,要先验货再付款;收到商品时,一定要仔细验货,确认货品完好无损并符合约定后再签收。 摸清“套路”理性消费 “6·18”期间,各大电商纷纷打出促销牌,秒杀、打折、红包、优惠券、预付定金直减等各种令消费者眼花缭乱的促销牌,在此氛围下极易冲动消费。面对商家的各类促销活动,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理性购物,避免因冲动消费而落入商家"套路"。要提前研究预售规则,认清“定金”和“订金”,定金一旦支付不可退,而订金原则上可退,千万别过度囤货,任何商品都有保质期,一旦囤货过多易因过保质期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自觉抵制购买严禁网售商品 包括但不限于危险化学品、含金银箔粉食品、“军”字号商品(食品)、“特供、特制、内部招待”等标识的酒水类商品、过度包装茶叶、东北黑土、长江流域非法渔获物、野生动植物和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各类重大活动相关的“纪念币、纪念章”、无证CCC产品、电子烟、作弊电子计价秤、窃听窃照专用器材、低俗玩具、非法互联网彩票、未依法经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和充电器等网络禁限售商品,如有发现有网售行为,可向平台住所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直播购物不要冲动 消费者要选择口碑和信誉度高的直播平台和直播间,不迷信网红效应,不被“超优惠、超低价”冲昏头脑,遇到要求直接微信扫码支付及场外交易的,一定要拒绝。要对活动规则、商品的价格、标识、赠品、退换规定及主播承诺进行截图或录屏,保留相关证据。 保护个人信息 安全网购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应从正规渠道下载APP,防止落入网络诈骗陷阱。在注册APP时,注意界面跳出的授权对话框,仔细阅读后再选择是否授权,尽量关闭一些敏感信息的获取权限,如手机通讯录、手机照片、精准定位授权等。使用安全支付方式,谨防信息泄露。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以防落入陷阱;对于不同的APP尽量设置不同的密码,以防密码被不法分子攻破后造成一系列应用程序账户安全的沦陷。 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在网购时一定要索取并保存好购物凭证以及各种购物聊天记录,作为维权证据。消费者如果产生网络交易消费纠纷,在与卖家、交易平台协商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拨打网店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投诉电话进行投诉,也可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
|||